学术研究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樊良树:群体性事件视域下的微信动员与风险应对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作者:樊良树(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发表日期:2017年5月

 

    中国的网民数量位居世界之首。在众多的社交媒体中,出现于2011年的微信,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根据微信团队发布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微信日平均用户达到7亿多人,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达到90分钟。微信用户的使用主力为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80、90 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微信是当代中国网络舆情表达的重要场域。
    微信大幅降低内容生产成本。民众可通过微信用图片、视频、语音、文字等形式生产内容,沿着既有的社会关系传送信息,触发公共舆情。微信已经深度嵌入民众生活,越来越多的民众从微信而非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由微信引发的网络舆情复杂多变,可能加速社会风险聚集,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动员信息能迅速依循“关系”网络燎原


    微信的好友加入主要源自手机通讯录、熟人朋友推荐等。微信社群与现实生活中既有的社交网络高度契合,堪称国人形态多样、亲疏远近不同的“朋友圈”在网上的折射。以同学、同乡、同行、亲友等社会属性形成的圈子传播自始至终围绕“关系脉络”,无论点对点的私聊,还是一点对多点的群聊,话题发起者和对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他们彼此之间知根知底,这使得信息发布更容易被信赖,质疑信源的可能性较低,动员信息的转发和互动更为频繁。
定位于“联结关系”的微信,传播者生产信息,依循“关系”“圈子”向外传播。从信息发布源头看,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的初始传播截面极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经过多轮发布、转发、分享,信息传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关系”“圈子”,大面积扩散,爆发式增长,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观点共振,强化既有的舆论导向。动员信息传播的隐匿性、低成本性极大提高了群体事件的动员效能和突发性。

碎片化信息诱发情绪传染和意见倾向


    在群体性事件中,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民众对同一事情的看法并不一致。信息的碎片化和事情的复杂性,始终是一对结构性矛盾。基于众多的碎片化信息,从中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链,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为了在海量信息中抢占先机,微信舆论场的初始传播者的文字表达必须简短精湛,图像画面扣人心弦。这也为一些碎片化信息大行其道打开方便之门。初始传播者或危言耸听、夸大其词;或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或虚假歪曲,无中生有;或偷换概念,夸张猎奇。他们有意或无意放大阴暗面,对裹挟负面效应的碎片化信息网开一面。通过动员主体的导入性传播,碎片化信息扩散蔓延。在接下来的传播中,一些转发者对这些碎片化信息尤为偏爱,大量转发,继续传播。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转发动员中,个体的消极状态被激励起来,所有的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转发主体。民众朝偏向的一方移动,诱发情绪传染、意见倾向。“一石激起千层浪”。碎片化信息洪流割裂民众的心理认知和认知表达,有可能因为无意识盲从和情绪传染瞬间爆发舆情危机

圈内传播容易引发群体极化效应


    “对社交媒体还有一个平凡得多但非常普遍的关注,那就是任何人都能在网上发表意见,不管是在推特上,博客上,还是在评论流中,这导致了公共讨论质量的低下。”([英]汤姆·斯丹迪奇:《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林华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357页)
在博客、微博、贴吧之类的“广场喇叭式”网络舆情场,网民彼此信任度较低,防范心理较重。许多网民顾虑重重,不愿发声。一些活跃网民积极发声,但由于他们的生活背景大相径庭,话题热度难以持久,高质量的探讨难以深入。
    微信的“圈子”特征决定传播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微信的“圈子”往往源自圈内成员具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利益背景、情感认知、价值判断。对此类与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圈子”成员多能保持共性取向。与此同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此也有一席之地。对这些“圈子”外的话题,较为封闭的“圈子”能加剧舆情发展的偏向与极化,形成“沉默的螺旋”。在面对与自身内心想法不一致的“意见气候”时,一些人觉得自己属于“少数”,害怕边缘孤立,往往沉默寡言。不一样的声音石沉大海,占优势的一方意见越来越大,不断经历螺旋状循环—理性和中立的声音沉默,单一极化话语愈演愈烈,较为封闭的圈内传播并没有为讨论提供开放包容的空间,反而放大偏见,鼓励激进。                    

积极化解微信舆情风险


    微信舆情生成的互动性、即时性、容易极化等特点使得群体事件网络动员的个体构成、演化进程复杂多变,大大压缩群体事件从话语到现实行动的时空进程。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
    提高网民自律意识,压缩早期负面舆情萌芽的空间。微信“圈子”的私密性决定传播的私密性,提高了早期负面舆情不易察觉的甄别风险。不同于微博“井喷式”的外向型传播,微信的早期负面舆情在相对封闭的管道流动酝酿、潜隐扩散。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的舆情传播给主管部门评估风险带来极大挑战。2015年6月,上海金山民众发起“反 PX行动”。从 6 月初在微信中就有动员信息大量流动,到6月22日实现“线下”的集体行动。长达半月的时间,监管系统中没有留下任何群体事件发酵的痕迹。
    理论上,在网络空间,所有的信息流动有迹可循,有案可查。但是,一味采用舆情控制手段,社会成本极高,百密难免一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必须加强网民日常教育,强化自律意识,对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的重要信息发布一定要谨言慎行,以网民自律为抓手有效压缩早期负面舆情萌芽空间。
及时准确发送官方权威信息,防止负面舆情扩散。一些群体事件在发生初期大都经历了合理诉求的过程,部分地方政府认为这些早期舆论苗头无关紧要,过一段时间会自然消退,结果小事拖大。由于未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在转发者宣泄情绪的转发传播中,怨气、戾气混杂,负面信息“越战越勇”,声势越来越大,搅动社会人心。
    舆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舆情的失控泛滥。在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浪潮中,必须及时抢占舆论高地,持续关注,有效发布,避免出现信息的真空状态。要用生动形象的“网言网语”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争取绝大多数网民的理解支持,将群体事件的网络动员效力降到最低。
加强影响力人士的话题引导能力,促进舆情压力的自我消解。热点话题进入微信“圈子”后,多个信息来源、多元观点相互碰撞,一些人图一时痛快,随意发言,极易出现“你任性,我比你更任性” 的极端表达。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圈子”中拥有较高影响力的人士,如群主、话题活跃人士、德高望重者,需要其进行必要的信息把关、情绪疏导、观念引导,能对圈内的各个成员施加影响,避免舆情剑走偏锋。经过充分讨论,情绪疏解,群体极化的风险大大消减。从多元对立到趋同理性、建设性的演变进程,可以视为舆情风险的消解,通过发挥“减压阀”功能,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