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能源基地研究员曾鸣教授受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邀请,参加综合智慧能源研讨会并作报告《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会议由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主任张希良主持,中国三峡集团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银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王伟胜,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高级核心专家王德慧等多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
曾鸣教授在主旨报告中从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需要处理好“能源三角”问题、综合能源建设能够解决“能源三角”问题、综合能源系统建设需要引入智慧要素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对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
曾鸣教授认为,从能源供给看,建设综合能源系统可以推动大网、微能网等各级能源网络协调互联互通,有效整合风、光、水、天然气、煤炭等多类型能源资源,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接入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保障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生产端的结构占比,显著降低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从系统运行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可有效打破异质能系统间在技术、体制等方面的壁垒,通过多元储能设备、能源转换设备等的应用,可以发挥异质能之间的联动特性,充分升系统在时间和空间开展大尺度、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能力,为可再生能源出力追踪、波动性平抑等提供重要支撑,保障了可再生能源的安全高效消纳,有效提升系统综合能效并降低碳排放;从能源消费看,建设综合能源系统、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可推动业态与消费模式创新,催生虚拟电厂、共享储能等新业态与新模式,发掘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购买绿色电力与绿证、开展节能技改等多样化需求,在有效压缩用户用能成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调动需求侧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与积极性,在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消费端的结构占比和降低能源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
曾鸣教授强调,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和运营涉及多种异质能协同及多能源主体利益博弈,其运行优化、调度控制及运营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将综合能源系统与互联网技术及思维深度融合,以“云大物移智链”等信息技术为纽带,综合运用先进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管理技术、互联网平台技术,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促进能源信息双向流动和开放共享,支撑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与运营。曾鸣教授还进一步以华北电力大学开发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仿真平台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打造的国网客服中心南方园区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示范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综合能源系统建设过程中引入智慧要素。(高童童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