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地动态

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成功举办第二十六期“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学术沙龙

    2017年6月6日下午,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在科学会堂成功举办了“华电大讲堂”暨第二十六期“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学术沙龙。此次学术沙龙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气候变化协议的未来和中国的作用”(Future of Climate Change Agreement and Role of China after US Withdrawal from Paris Agreement)为主题,邀请了美国纽约大学Shakeel Kazmi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能源基地部分研究员、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首先,Shakeel Kazmi教授介绍了《巴黎协定》的签订背景、长期目标和法律效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4年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当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达到80,000年来的峰值。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超过2℃(3.6F)的升温都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保持气温的升幅在2℃内,在2050年之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需要减少40%-70%。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即《巴黎协定》,其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的增幅保持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2℃之内,并将温度增加限制在1.5℃,大大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

    此外,Shakeel Kazmi教授在谈及《巴黎协定》的效力时认为,国际协议根据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鼓励性协议,另一种则是法律约束性协议。一些专家认为,《巴黎协定》的效力应界定于政治效力和法律效力之间,甚至有人认为《巴黎协定》更多具备政治效力而非法律效力。Shakeel Kazmi教授认为《巴黎协定》主要是鼓励性和程序性的,而并非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法律机制。《巴黎协定》框架下没有统一的模型,每个国家做出非强制性承诺,并通过提交国家自主贡献(INDC)实施其目标。

    接着,Shakeel Kazmi教授介绍了美国参与《巴黎协定》的情况,肯定了美国政府在积极参加气化变化谈判、促进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中发挥的作用。但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Shakeel Kazmi教授认为,根据《巴黎协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缔约方在协议生效之日起四年之内不得退出。因而,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的日期不会早于2020年11月4日,在此之前美国仍然有义务继续遵守和履行《巴黎协定》,包括继续向联合国报告其排放量。

    最后,Shakeel Kazmi教授谈到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作用。他认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据中美协议,中国承担的政治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第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特朗普时代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可能会停滞;第三,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全球竞争力将会增强,尤其在亚洲和非洲,将会体现领导作用。(王瑜芳撰稿)